今年秋天,可樂穀(綠金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)榮獲了勞動部「
紅藜一直被認為種植環境無法越過苗栗,氣候條件與土壤、 水分深深影響紅藜種植情況, 這個觀念我們終於在高個子桃園的農場被打破了! 當天拜訪張家農場, 第一眼看到是一台很新的大火犁和一些農業機械,看起來非常專業。 原來張家世代務農,七十幾歲的張爸爸身體就像一般農人一樣硬朗。 張爸和我們聊到他年輕時就獨自耕作10幾甲地的經驗, 言談之間瞭解他對農業觀念與時俱進,難怪會同意兒子「高個子」 遠從大溪到台中和我們洽談紅藜契作的事。
張爸爸帶著我們去看紅藜的生長情況,雖然經過颱風洗禮, 但是紅藜成長情況出乎我們想像得好。 這農場因應不同日期和不同田區,種植了各種作物, 我們一群人每個田區都去查看瞭解, 還遇到當地水稻班的班長也想加入紅藜種植行列。
原來今年水稻二期收成後,勤勞的農民開始種蔬菜, 但是大量種植蔬菜的結果造成冬季蔬菜價格暴跌, 大家都在找尋新的農產品出路,張爸爸步調調整得很快, 今年已經率先在好幾個二期稻作收穫田區開始種植紅藜。 我們一行人和在地農友們討論了農業的休耕補助、間作作物、 農產品價格和外銷等問題, 大家普遍認為或許紅藜是一個很好的間作作物, 桃園大溪的紅藜成長狀況也比預期得好, 打破業界一般認為苗栗以北難以種植紅藜的觀念。 雖然這是可樂穀第一次嘗試在北部契作紅藜, 但若可以推廣並提供農友二期作物更多可能性, 並提供農民穩定收入,何樂不為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