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9年農場紀事第六篇原住民勇士豆
端午節台語俗諺:「吃茄吃到會搖吃豆吃到老老」意思是端午節時吃茄子和豆子是平民應景養生食材,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。
豆科植物裡的黃豆、綠豆、紅豆等大家比較熟悉,這些豆被規模化種植在平地田區,植株矮小約30CM;但是在高山偏鄉原住民部落最常栽種的卻是樹豆,樹豆又稱木豆,原產於印度,日治時期引進種植。
花為黃色或深黃色,豐碩果莢具高營養價值,有「豆中之王」、「原住民威爾剛」的美譽,亦為台灣原住民族群的傳統作物之一。有些原住民族群認為,樹豆具驅邪、治病功效,更是象徵子孫綿延的吉祥物,所以會隨身攜帶種子祈求好運。原住民部落裡還有個關於樹豆的傳說:有顆會跳動的樹豆把部落裡一位美麗女孩帶往鄰村,結果覓得好姻緣,所以樹豆也被稱為「幸福物」。
黃豆(黑豆)高度30~40CM開花結莢
台灣樹豆多種植於偏僻貧瘠的乾旱地區,原住民多沿襲傳統自然農法種植,習慣在種紅藜時將田區旁邊種植一圈樹豆幫忙擋風防止紅藜傾倒,雖然讓其自然成長植株卻可高達2M以上,在像灌木的樹上長出豆筴,可見樹豆生命活力旺盛,由於豆筴分批成熟,採摘時需挑選成熟豆筴採摘,相當耗工費時,樹豆籽比黃豆(黑豆)小而緊實,也有人說這就是「公豆」,內行人喜歡吃這種豆子。
長得像灌木的樹豆在樹上結出豆筴高度可達2M以上
樹豆具有高營養價值,根據農改場研究發現,一百公克樹豆含粗蛋白19.4公克、鋅2.8毫克、鐵2.8毫克、維生素E達7.4毫克、維生素B1達0.76毫克B2達0.2毫克,尤其黑樹豆更含大量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質,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、含量豐富是非常好的天然健康養生食品。
上方的樹豆直徑約3—6MM下方的黑豆直徑約8—11MM樹豆只有黑豆一半的大小
樹豆料理很容易,經過泡水半天後,即可烹調成一道道美味的樹豆料理,如加入豬腳後一起燉煮成原住民「勇士湯」,也可以加入肉類蔬菜一起煮蔬菜湯,樹豆加入排骨燉爛後加入「馬告」成為非常具有原住民風味的國宴料理,若將樹豆熬煮後湯汁瀝乾後加入蛋汁做成煎蛋,即成另一道原住民知名家常菜,更可以作成樹豆餅乾甜點等好吃又營養的零食。